第845章 还是来了(1 / 2)

李保刚走,一个身材中等四十岁左右的人,带着五个十几岁的少年出现在大殿上,“陛下。”

“嗯,都准备好了?”

“启禀陛下,都准备好了。奴婢等人一定不辜负陛下所期,定将海路探查明白。”

“你们这次去广州,朕会派遣两百锐士与你们同行。

记住,一切以安全为重。

大海广袤,风急浪高,急不得。出海不是一次两次就能做到的,但是人没了,就什么也做不了了。”

“是。”中年人激动地说道。

李晔是他平生见过最仁慈的人,他的仁慈不是那种老好人的仁慈,而是那种重视生命,尊重生命的仁慈。

作为敌人,李晔如同寒冬一样,冷酷无情,对待身边的人,李晔就如同亲人一般,关怀备至。

“还有这些孩子,朕交给你了怎么用朕不管,但要保证要成绩。你要给朕带出五个张承业来!”

“是。”

“行了,去了明州,要多留点心,张家现在是我们的合作者,有些东西,我们还是要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踏实。”

“你们几个,是年龄最大,成绩最好的几人,朕对你们的期许就不多说了,记住,多学,多听,多看,多问,不要自作主张。”李晔对着五个年轻人说道。

这五个年轻人,是李晔当初以丹童的名义招募的,这三年来,他们接受着李晔和张泉灵系统第培训,算是李晔的得意门生。

而且这几个都是专门学习过航海知识的,虽然李晔自己的航海知识有限,但李晔利用张泉灵和自己的自愿,尽最大努力给他们提供学习的资料。

尤其是李晔联系了那些对传教、传道异常热衷的宗教,从他们那里得到了大量的有用信息,虽然很不完善,但也终究好过从头开始。

这样,在完成了技术储备,和人才培养之后,李晔决定先由张承业带着五人去明州,先跟着张家学习一段时间,然后再驻扎广州,发展属于朝廷自己的航海基地。

也正是因为如此,张家才愿意跟李晔合作,双方约定,大唐东北部的倭国、新罗、琉球等地,是张家的势力范围,朝廷不会在此范围内从事商业活动,

当然,运送粮草、士兵,张家也要积极配合朝廷,除此之外,张家对该区域的贸易,属于独家经营,期限五十年。

张家现任家主张友仁,是唐末著名航海家张友信的长兄,他本身也是一个非常出色的航海家。

也正是因为张家在明州的崛起,才与泉州的林家,并称唐末航海双雄。

当初李晔的使者张承业,根据李晔的指示,没有找泉州的林家,而是直奔明州的张家,这大大出乎张家人的预料。

因为张家也只是在近几十年才崛起的航海大家,虽然有张友信这个金字招牌,但也仅限于东南一带,对于朝廷来说,他们根本就是如同蝼蚁一般,不受人重视。

所以张承业的到来,张家还是很高兴的,只是在知道张承业的来意之后,张友仁就有点不高兴了。

航海,是他张家安身立命的根本,如果交给朝廷,那无异于把自己的身家性命交道朝廷手中,尤其是当时朝廷已经属于名存实亡的状况。

海图更是张家耗费几代人,付出无数生命得来,朝廷一句话就想着拿走,简直是痴人说梦。

张承业也不着急,道明来意之后,他就仿佛完成任务一样,只在明州游山玩水,甚至连码头都没有踏足一步。

这让紧张异常的张家,一时有些摸不着头脑,按奈不住心中的疑惑,他们主动联系张承业,开始了双方的谈判。

毕竟张承业如此赖在明州不走,他们始终觉得不踏实。

所以,他们还是想着尽快把这位所谓的朝廷使者送走为妙。

只是在谈判的第一天,张承业就提出了一个让他们心动的条件,那就是对帝国东北海域贸易的独家经营权!

虽然只有短短的三十年,但那只是开除的条件,显然还有接着谈的余地,只是不知道,这个名存实亡的朝廷,哪来的底气。

就在他们想着该如何利用好这个的时候,利用俘虏李茂贞的消息传遍天下。

此时,张友仁知道了啦,朝廷现在已经不再是哪个摇摇欲坠的朝廷了,他已经成为可以比肩最强藩镇的存在了。

朝廷经此一站,彻底摆脱了覆灭的危机,转而又中兴的希望。作为明州本地的土著豪强,张家虽然专注于航海,但对时局从来都没有忽视过。

正因为如此,双方经过多次交锋之后,终于确定了,张家向朝廷交出一部分南海的海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