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改造出来的光波导氮,他的穿透能力。和平行稳定飞行能力。
到还是值得林东感觉到。可以依靠的稳定手段。
大约四万枚导弹,顺着空间拉成了一片平行线。导弹从刚才形成的圆柱体飞行的阵型,变成了平行线阵型。
利用自身身体的体积比较渺小。再加上自己超高的飞行速度。
四万枚导弹准备平行穿越这一万公里的缝隙。
而且导弹开始进入加速飞行,使得这些导弹的速度达到了0.8倍,光速。
也就是秒24万公里的时速。快速穿越这条一万公里的缝隙,只要穿越过去,就可以进入到对方平行阵线的下部。
如果是那样的话,林东认为,这一次的突击手段,将会彻底地打破对方母舰舰队的平行阵型。
不过对方母舰也发现了林东的主动攻击光波导弹。飞行变化的手段。很明显,对手的主动光波导弹,要想穿过自己和星球表面发射的防空火力交叉的这一万公里的缝隙。
星球表面的防空火力系统不可能再往上延伸射程。那样的话,将会很可能溅射到自己的母舰下部。这有可能会导致误伤了自己的母舰编队。
而现在能做的是自己的母舰编队,向下延继续发射自己的拦截光线。想办法让拦截光线和自己星球本部发射的那些红色光波。最终融合起来。
形成完全无缝对接的防御下部体系,这样的话,林东的导弹部队就不可能再有机会穿越到ta的平行四边形阵线的底部。
于是外星人的母舰舰队发射的下部拦截光线继续向下延伸。
但是很明显,外星人的母舰舰队所发射的拦截光线。向下延伸的速度显得十分缓慢,而且是一节一节的在向下探索性的延伸。
她们很可能是想和自己星球发射的攻击光线对接起来。
最好中间是形成无缝连接,而不会把自己的攻击光线打压回去。
那样的话,也许这种拦截光线也有反射功能,很可能将自己星球表面发射出来的攻击光线反射回到星球表面内部。
这就等于摧毁了自己地面防御体系设施。外星人当然绝对不会这么愚蠢,所以它们的发射方式采用了结节向下。
这里可以看到外星人的计算机扫描控制系统出现了某些细节上的问题。
林东马上命令蓝卡对外星人计算机系统的传输通道进行详细扫描跟踪。蓝卡所发回的扫描结果发现。
外星人这种拦截光线的阶段位置大约至少一次要有5000公里左右。
所以他们只能采用一阶段的方式向下发射一下,拦截到5000公里。这样将通道彻底压缩到只有5000公里的宽度。
这就迫使林东的导弹飞行集群形成的平行作战线要穿越高度,只有5000公里的缝隙。
如果外星人的第二节向下压缩,那就形成了第2到5千公里就将将蹭到了。地面发射来的红色拦截光线。这样才有可能形成所谓的无缝链接。
不过也不是完全没有缝隙,对方计算机的卡口系统最高能力,根据蓝卡的探测,可以达到约为十公里的高度。
也就是说,对方将自己的拦截光线与地面发射的拦截光线所形成的交叉叉角位置。
最大的缺陷插口位置只有十公里的高度。这在太空当中简直就是针鼻大小的空间。
自己的导弹要从这十公里的最细位置上穿越过去。
这会受到很多的外来因素的干扰,包括横行竖段的宇宙射线的干扰,以及无重力情况下。宇宙滑动波动的影响。
因此上林东这排导弹沿着这道缝隙继续快速前进。
导弹本身攻击目标就是有生存概率,命中目标概率的这种情况。
虽然前方发射了有四万没主动攻击光波导弹。但是真正能够穿越到对方平行线下部的攻击导弹。
根据计算机系统的预测估算,大约生存率只有10%左右。
也就是大约只有4000枚导弹,能够穿越进去。不过林东认为,这些导弹只要能够进入到敌军平行四边形阵线底部,就已经足够达到自己的目标了。
果然对方将整个的相差宽度最低压缩到只有大约不到十公里的位置。
导弹的飞行编队开始朝着这个非常狭窄的缝隙穿越进去。很快自己的导弹部队就有。很多的导弹在缝隙中间起火爆炸,有的瞬间消失在光线当中。
这就是由于宇宙当中的磁力线和宇宙射线交叉的动能波动。严重影响了导弹的平行飞行的间隙位置。
虽然在攻击大面的时候,导弹不会受到这些影响,位置变化的太多变化影响。
要精确到只有不到几公里的高度。这就使得导弹很难以控制自己平行上下的飞行高度。
于是大量的导弹就在缝隙上下位置,开始爆炸,有的开始消失。
果然是按照蓝卡的计算估算,大约只有3000枚导弹,穿过了这道狭窄的缝隙。
这么算起来,生存概率不到10%,只有大约8,9%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