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该出手时就出手(1 / 2)

宋时风流 官笙 1946 字 22小时前

现在宋朝的体制,还是‘元丰改制’之后的,之前的更是复杂难明,几乎所有部门没有主官,所有的官职都是‘知’、‘权’,也就是代理。

所有的职权,被分的七零八落,从中央到地方,敷衍塞责,人浮于事,政事糜烂,贪腐不绝,民间的烽火处处,偏偏开封城里繁华盛景,舞榭歌台,风流依旧。

许将对大宋朝政的制度自是深知,但听着赵煦的话,似乎若有所指,不禁问道:“官家,是打算做什么吗?”

赵煦看向许将,沉吟片刻,道:“这件事,朕没有跟苏相公,章相公他们说,给你交个底。朕打算裁撤三省,以政事堂统领六部七寺,主理全国政事。”

许将神情猛的一震,他没想到赵煦的变革会这样剧烈,直接要废除三省。

他继而就沉色思索起来。

三省六部是从隋唐开始的,国朝虽然三翻四次的改动,但‘三省六部’的框架始终还在。

废除了三省,这不止是破坏‘祖制’那么简单,朝廷里的变革,地方上必须也要跟着变才行,这是一个漫长,巨大的工程,稍有不慎,后果不堪设想!

许将沉思再三,道:“官家,三省牵扯重大,需要准备充分,方可动手。”

赵煦一笑,道:“朕要是慢慢准备,那些人就有办法对付朕了,不说群起汹涌,就是见缝插针的添堵也够烦的。快刀斩乱麻。”

许将想着政事堂那三省最近的乱象,登时明白,这是官家有意纵容,在等候时机了。

许将对朝局的混沌同样不满,见赵煦主意已定,心里闪电般的前前后后想了个遍,道:“官家,汴京问题应该不大,臣担心地方上可能会有些不稳。”

赵煦点头,现在地方上的情势错综复杂,朝廷对地方的控制力一再的被削弱,想着昨天见过的吴居厚,道:“各路转运使章相公等人已经在安排;各路经略使,观察使等,枢密院早就在调整,再等几天就差不多了。”

转运使现在隐隐成为州府实际的上级部门,转运使可以短暂的压住地方。等地方再反应过来,赵煦这边已经稳住了局势,由不得他们不从。

而各路经略使这些,是临时委派的掌管一路军务的文官,没有枢密院的命令,根本调不动军队,原则上也不用担心。

更何况,大宋最精锐的军队,其实都在开封附近。

所谓的‘内外相制,无轻重之患’,赵煦根本不担心军队方面会有人造反!

但该准备的还得准备,确保万无一失。

许将见赵煦已经准备周全,思索一番,道:“官家,臣先上一道奏本,弹劾三省颓唐,做足铺垫,到时候陛下降旨,三省相公、官员固然惊愕,也不会太难接受,反弹会小一些。”

赵煦见许将能这么考虑,笑着道:“还是许卿家体谅朕。章相公已经出手了,冲着范纯仁相公去的,等着瞧吧。”

许将登时将还担着的心收回肚子里,那位章相公虽然向来脾气不好,却不是莽汉,便微笑着道:“那臣预祝官家马到成功!”

赵煦现在要做的事情太多,只能一个个来,先解决眼前最大的阻碍——三省!

赵煦喝了口茶,对许将的态度很满意,要是其他人,怕是会婉转劝告,阻止,甚至是坚决反对,抵死不从什么的了。

放下茶杯,赵煦道:“你们兵部的动作得加快,番号等等会在你们成型的时候,降旨给你,必要的话,朕会亲自去一趟。马军,步军司的都指挥使朕还扣在宫里,这个时间不能太长。你们准备好了,朕就要将他们放出去了。”

许将明白,‘军制’始终是眼前官家关心的最重点,起身沉色抬手道:“臣遵旨!”

赵煦摆了摆手,示意他坐下,继续说着事情。

君臣二人对朝局,对军队改革进行了细致,深入的探讨。

另一边的章惇没歇着,频频拿三省的‘搪塞政事’开刀,短短半天时间,他就将尚书省的两个郎官以及‘知制诰’给罢了。

章惇是参知政事,宰辅苏颂不说话,尚书省,中书省相公‘二范’在告假,这些人无可抗拒,除了义正言辞的发表了愤怒外别无他法,最终还是被禁卫赶出了宫。

眼明的人都看得清楚,这是章惇露出獠牙,要出手了。

不等这些人反击,章惇的手段接二连三的出现。

先是刑部接到举告,公然带走了尚书省两个文吏,看似不重要,却是涉及尚书省各种公文奏本来往的。

继而御史台御史公然弹劾范纯仁,抨击他为近来朝野纷乱的幕后黑手,指责他是要为吕大防翻案。

到了晚间,更是派人登门,要求范纯仁交出尚书省一些公文印玺等。

这种直接打脸,明白无误的就是宣战,朝野是一片哗然。

范纯仁是公认的‘三贤’之一,而章惇则是‘三奸’旨意,身份立场清晰明了。

第二天刚到中午,弹劾范纯仁,章惇的奏本已经有三十多本,随之而来的就是各种申辩,反驳,双方混战的很是热闹。

政事堂内。

窦麟怒不可遏,大声咆哮,道:“章子厚这是蓄意报复,是构陷,他就是个奸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