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可以,禾谷类、豆类都是可以的。”
孙见山面色稍缓,将宣纸仔细叠起来,放入袖中,语气变得和善许多:“今日辛苦你跑一趟,若是地蛋进入万千百姓家,所有人都会记住你,感激你。”
苏源忙道不敢当,至于其他是说不出来。
他本就不是会说甜言蜜语的人,谄媚奉承的话更说不出口。
林璋一眼看破苏源的窘迫,轻咳一声:“好了,你赶紧回去吧,急匆匆叫你过来,是不是耽误你上课了?”
之前那堂课教谕正在讲昨晚的课业,而恰好那位教谕是个慢性子,最爱旁征博引,一道题能说一堂课,对他来说不算影响。
苏源看一眼钦差大人,孙见山捋须道:“那就回去吧,之后若再有什么问题,本官再差人去问。”
苏源心说他已经把所有可能会遇到的问题都写上去了,估计日后是相见无缘。
面上一派恭谨之色,拱手道:“那学生就回去了。”
正当他转身之际,林璋又叫住他:“这天越来越燥,你乘马车回去吧,至于方教授,他暂且不回去,我还有事要交代他。”
苏源双眸一亮,语速极快,像是生怕林璋反悔:“多谢大人!”
来时他就是坐马车,走回去的话肯定是汗流浃背,累得半死。
多谢知府大人体贴!
苏源麻溜退了出去,坐着马车悠哉悠哉回了府学。
“那张纸呢,给我瞧瞧。”
苏源前脚刚走,林璋就伸手索要道,半点也不客气。
孙见山觑了他一眼,从袖中掏出种植手册,啪在他手里:“你倒是和那苏源关系不错。”
林璋一边看,一边笑着道:“这小子瞧着温温和和,其实有八百个心眼子,他那亲爹的罪名,有一大半都是他挖出来的。”
孙见山挑了下眉。
灵璧县县令一事他也有所关注,主要是因为这人与永安伯有那么点关系。
永安伯可是守旧派蹦得最高的一个,若不是因为他是大皇子侧妃之父,大皇子为了救陛下险些废了一条腿,陛下早就夺爵罢官了。
陛下之所以流放梁守海,也是杀鸡儆猴,警告永安伯。
谁知永安伯是半点顾忌也无,依旧我行我素,此次流言就有他的手笔。
孙见山漫不经心地想着,跳吧,你跳得越高,死得越快。
陛下年事已高,脾气越发暴躁,可没多少耐心再同他们耗着了。
“也算是个有骨气的,连随母姓都能做得出来。”他突然话锋一转,“你既然说了,这苏源心眼多,就得防着他,以免……”
林璋摆手,打断他:“这小子我已经观察几年了,不比你了解?”
装得了一时,装不了一世。
他可不觉得自个儿看不透一个半大小子。
“况且,这地蛋不就是最好的证明么?”
苏源完全可以先藏着这些地蛋,等他有朝一日入朝为官,再在合适的时机献上地蛋,这样所有的功劳就都是他的了。
而不是在这个时候将地蛋的存在告诉他。
孙见山一时语结,只哼了声,将种植手册夺回来,甩袖离去:“不同你胡言乱语了,我去金堤一趟。”
提起金堤,林璋倏然敛了笑意,望着孙见山的背影消失在视野中,眯了眯眼,再度垂首,处理起公务。
再说苏源,他回了府学,就被二人堵在学舍:“方教授找你干什么,一上午都没个人影。”
苏源也不隐瞒,坦然相告。
唐胤顿时兴奋起来:“钦差大人长什么样,我活了十六年,还没见过活的钦差大人呢!”
第52章
苏源思忖片刻,一本正经地答:“容长脸,八字胡,气场很足,吓得我都不敢说话。”
方东本来也挺好奇,当听到最后那句,一时没刹住,噗嗤笑出了声。
唐胤:“???”
“好哇!源哥儿你个促狭鬼,你又逗我!”说着就要给苏源好看。
苏源忙摁住他蠢蠢欲动的爪子,收敛笑容:“我错了我错了,唐兄你冷静。”
唐胤抽回手,双手抱臂:“不过话又说回来,钦差大人既带走了地蛋,为何半句不提对你的奖赏?”
苏源倒是不急,他深知光凭林璋一面之词并不足以取信,或许那位至今仍半信半疑,不敢确信世上是否真有亩产三千斤的作物。
估计要等来年一二月份,亲眼见到土豆的丰收盛况才会落实吧。
苏源喝一口水,如是想道。
抬眸看了眼面带忧色的好友,苏源安抚道:“我这也是过过明路的,该是我的怎么也跑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