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王瞬间已转过许多念头,若今日因此事被贬,一切苦心将付流水。
他转向戚书婉,哑声道:“戚氏,你纵容表弟胡言乱语,还不认罪?”
只能先牺牲王妃了。
戚书婉颤抖了。
若不认下来,皇帝处罚了晋王,她这个王妃也一样没着落。
只有认下来,方能保着晋王。 过后,晋王看在儿女面上,自会捞她。
她一狠心,叩头道:“陛下,是臣媳言行无状,纵容了王嘉若。”
李丹青看着戚书婉,暗叹一声。
父皇正绞尽脑汁要削勋贵权柄,而京中最大的勋贵,便是戚家和武安侯府。
晋王妃啊晋王妃,你这是撞枪口上了。
父皇正好借着此事,压一下你们戚家的气焰。
也削去晋王一只手臂。
皇帝此时已开口道:“王嘉若言行无状,轻薄乐阳公主,有谋逆之心,来人,拉出去,当殿仗毙!”
王嘉若才呼一声“冤枉”,已被如狼如虎的殿前侍卫堵了嘴,拖出了养心殿。
诸人瑟瑟发抖。
戚书婉吓瘫在地下。
皇帝又开口道:“晋王妃戚氏纵容表弟王嘉若图谋不轨,革去王妃称号,贬为庶人,送去家庙面壁思过,没有旨意,不得回府。”
又道:“戚家教女不严,下旨,着戚公上罪己状,罚俸一年。”
戚书婉昏了过去。
皇帝又看向谢夫人道:“武安侯夫人,你用子蛰的婚事拿捏乐阳,不将皇家人放在眼里,知罪不知罪?”
谢夫人见着戚书婉的下场,本已心惊胆颤,当下吓得跪地叩头道:“臣妇知罪,求陛下看在侯爷面上,饶过臣妇一回!”
皇帝淡淡道:“饶不饶你,且看乐阳的意思,你去求乐阳罢!”
谢夫人马上爬到李丹青跟前,哀声道:“臣妇知错了,求殿下饶恕臣妇一回!”
李丹青暗爽,哟,俺可是皇帝女,岂是你能拿捏的?
她笑了,“夫人,你做错了什么呢?你这会定然在想,你就是生了一个好儿子,想为儿子择一门好亲事而已,有什么错呢?”
她“啧”了一声,“看在子蛰的面上,我也不难为你,你走罢!”
谢夫人忙谢恩。
待要站起,一时天旋地转,却是昏了过去。
李丹青看着她,哎,怎么这么不经吓呢?
第102章
晋王妃戚书婉被贬为庶民, 送去家庙面壁后,戚父的罪己状也呈到了御前。
与此同时,弹劾戚家的折子纷纷飞向御前。
戚家子弟众多, 这些年自有一些浪荡子在外欺男霸女,族中也有人收过贿赂, 做一些强买强卖之事。
戚书婉之父眼看大事不妙,若不设法, 只怕会步萧宇墨下场, 忙进宫请罪,自愿献上一半家产充入国库,自贬为居家翁,不再与晋王来往。
戚家这番举止,像是一个风向标, 京城原本围拢在晋王身边的勋贵, 纷纷自省,不再频密前往晋王府。
不到半个月功夫, 晋王府门庭便冷落了不少,甚至有传言, 说皇帝已不喜晋王, 或会在年幼的皇子中择一位立为太子。
总归一句话,晋王不一定能立为储君。
另一头, 乐阳公主成了京城炙手可热的人物。
皇帝赐了一座公主府给李丹青,李丹青入宅这一天,京城权贵多数送了贺礼,更有许多想要拜见她的。
李丹青在公主府待了半天, 便又回宫中陪着郑太后。
现时局势未定,还是住在宫中比较安全。
十二月初, 宫中传出喜讯,丽嫔产下一位小皇子。
皇帝特别高兴,晋了丽嫔的位份,封她为丽妃,又给小皇子赐名天佑,十分宠爱。 一时之间另有猜测,说皇帝打算封小皇子天佑为太子。
晋王门前,越加冷清。
李丹青去探望了丽妃和小皇子。
从丽妃寝殿出来时,她沉默了许久。
小皇子相貌不像皇帝,也不像丽妃。
倒有点像秦王。
自然,也可以说,兄弟相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