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面写着对赵爸爸逝去的惋惜和悼念,也特别清楚的写明了写挽联人的身份。
上面写着,校友,兄弟,朋友,知己,至交好友那样的词汇。
见这些时,赵麟的情绪还算稳定。
但在翻那件名贵西装时,等从西装的内袋里,也发现了一份像文言文一样的信件后。
看着那封信,赵麟的表情就慢慢的有点真正释然了。
“这是我堂叔来的信,他跟我解释了他的不得已。他算是我爸爸,唯一真正有点血缘关系的堂兄弟了。他去我爸爸常去的裁缝店,给他加急定制了这套衣服。他送的那个胸针,也是以前他戴的时候,我爸爸有次说好看的那块。真好,除了我们两个亲人外。他这边也算有至亲,真正的怀念他,送别他了。”
说完这话后,说着还要再守一天的赵麟,立马起身去找这边的工作人员了。
然后就在75年11月5号那天下午,赵爸爸就被真正送到了焚烧炉。
旁边的工作人员,可能是看他们出手大方,一直在跟他们隐晦的推荐墓地。
但都被赵麟摇头拒绝,到了最后还是沈春花看不惯了,直接告诉对方,他们以后是要把老人带到东北真正入土为安,对方才消停了。
而就在这个时候,沈春花也深刻的意识到,赵麟以后肯定是要回他的东北老家的。
现在还没有什么骨灰存放业务,赵爸爸的骨灰,就被赵麟连夜带到到沈家,放在了沈春花原本给赵麟安排的那个东屋。
那个屋子是当时沈三叔他们搬走后,沈春花就让赵麟搬过去的那个。
但那个时候毕竟是冬天,那个屋子有点冷。
所以赵麟是把自己以前的东西全部都搬到里面,也简单的弄了一个书房,但就是人没有过去。
到了后面,即便天气热了,他也没有从沈春花原本的那个小屋子搬出去。
见他这样,沈春花也没有催。
所以后来,在整个沈家,一直都是沈春花住北面的正屋,赵麟睡北面的次卧。西屋比较冷,理所当然的慢慢变成像库房一样的存在了。至于温度比西屋热,但比北屋稍冷的东屋,最后就是赵麟放东西当书房的地方。他偶尔研究什么东西,也去那个屋子的。
反正那个屋子,沈春花轻易不过去。如今赵麟暂时在那个地方设立一个小灵堂,也是再合适不过了。
虽然他们选择在外面办丧事,但在沈家村的家里,还是再次贴了白对联。
然后跟去年一样,沈春花跟赵麟,再次成了一个月内,尽量不要跟陌生人接触特殊人种。
但现在沈春花还在读书,赵麟还要去工厂上班。让他们完全不跟别人接触,其实也是不现实的。
到了后面,一切的情况就变成了,在工厂时,赵麟尽量少跟工厂人们接触。
大家开完会,反映完事情了,就迅速的赶快离开了。
而在外面,大家也是一看到他们就立马躲开。
至于沈春花,学校忌讳她家出事的,就自己自动的躲着了。
至于不计较的,还是正常跟她说着话吃着饭。
但不管怎样,整个十一月,来他们家串门的已经没有了。
其实对于这样的日子,沈春花感觉挺好的。
一个至亲离开了,作为被留下的人,总是需要有时间慢慢消化的。
所以现在没人打扰赵麟,没有上赶着找赵麟说话的人,没有突然来他们家串门的人,真的挺好的。
跟九个月前一样,除了必须的工作外,其他时间两人一直安静的待着。
他们的新厂房,现在已经完全的弄好了。
但因为这个月他们的情况毕竟特殊一点,沈春花就没有叫大家立马搬新厂房。这样也算是,另类的散散甲醛了。
有了陈书记的帮忙,沈春花他们的一万块贷款,终于顺利的批了下来。
这个时候的一万块,真的算特别特别的多。
按照沈春花的估计,这钱应该就是她以前那个世界的一百万了。
反正有了这笔钱,沈春花再也不感觉经济紧张了。
就算现在还不能立马搬进新厂房,但里面需要的办公桌办公椅,还有新的缝纫机,沈春花已经叫韩大东和刚刚回来的沈大成和沈大牛,一起去外面去外面采购了。甚至连拉电话线的事情,沈春花也交给他们了。
所有的这些东西,大概多少钱,沈春花已经去外面打听过了。
他们的大批量采购,这个钱只能是更少。
所以那几人去外面采购时,沈春花也不怕他们会在外面背着她吃回扣。
而且如果他们贪的不多的话,沈春花也习惯睁一只眼睛闭一只眼睛了。
上辈子在外面工作了那么久,连自己偶尔也会想办法赚一点小回扣。所以在工作上,沈春花是完全不相信真的有人看到送到眼前的钞票会不动心的。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只要他们去外面采购东西时,不要损害的公司的利益,能保证所有买回来东西的质量。那他们自己凭借本事,自己把价格打下来,自己从中小小的赚一点点。这个小钱,沈春花确实是可以让他们赚的。
这一个月,沈春花忙着上课学习,忙着盯采购的东西,忙着准备随时搬厂子。
厂子有新的机器了,工厂也需要更多的工人。所以沈春花又跟村长商量了一下,打算再从村子招聘十几个工人。
至于这些人,就是前期实习一下,工资给的稍微少一点。